上下痛不可触近,是内而藏府,外而经络,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。伤寒之下,当有「若汗」二字,盖汗较吐下伤津为多也。
伤寒大病之后,余热未解,百脉未和;或平素多思不断,情志不遂;或偶触惊疑,卒临景遇,因而形神俱病,故有如是之现证也。程应旄曰:吐法从升,有发陈之义,故曰:春宜吐。
成无己曰:虚家下之,是为重虚。魏荔彤曰:腹满或服下药,或服补药,有时减退,未几旋腹满如故,则不可作实与热仲景明此为寒,里寒从无下法,惟有温药与服,虚者以温中补气,实者亦以温中行气为义,是治气寒腹满第一善法也。
凡服方后有如虫、如醉、如冒等状者,皆药势将行使然。假令纯弦,如树木将枯,枝干干硬,故知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