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湿相合,则阴阳相搏,上下内外交病矣。 旧说伤寒日传一经,六日至厥阴,七日再传太阳,八日再传阳明,谓之再经。
六经虽各有表症,惟太阳主表,故表症、表脉,独太阳得其全。以其不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黄合半汤。
盖小青龙重在半里之水,小柴胡重在半表之热也。水结于内,则热不得散;热结于内,则水不得行。
不可以本症之无汗为伤寒,他条之自汗出为中风也。且去芍药之酸,则肝家得辛甘之补;加牡蛎之咸,肾家有既济之力。
伤寒若吐若下后,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沉紧,发汗则动经,身为振振摇者,茯苓桂枝白术甘伤寒初起,正宜发表,吐下非法也。若复发其汗,汗生于谷,谷气外散,胃脘阳虚,无谷气以养其蛔,故蛔动而上从口出也。